第148章 傻子才买这儿的烤红薯_白粥榨菜管够,我怎么皇袍加身了
玩手机小说 > 白粥榨菜管够,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> 第148章 傻子才买这儿的烤红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48章 傻子才买这儿的烤红薯

  第148章傻子才买这儿的烤红薯

  “总督杨鹤大人,愿出白银五千两,请诸位协助剿匪。”

  王嘉胤,高迎祥等人看着站在中间拱手说着的兵卒顿时皱起眉头。

  似乎想起了一些很不好的回忆。

  “五千两白银确实已经不少了,”王嘉胤心中合算着,但是想一想那灶王的诸多神异之处,还有那些离奇燃烧的大火,人燃烧的惨叫和臭味,王嘉胤顿时有些不寒而栗。

  高迎祥已经想要摇头拒绝了,这人说的是剿匪,可他们也是匪啊,他们本质上和灶王是一样的,哪里有自相残杀的道理。

  况且,灶王强大,这是一滩浑水,趟不得。

  王二对五千两白银有些心动,他知晓灶王难对付,但那是手下兵卒的事情,他们只负责拿下五千两白银就可以,对付灶王陷阵厮杀皆是兵卒之责。

  看着两人脸色,王嘉胤沉吟一番,“容我们考虑考虑,这样,你暂且住下,我已经差人备了些酒菜,明日给你答复。”

  那传信的兵卒听到酒菜二字走不动路,他是知晓起义军富有的,例行公事的时候还能顺便吃个大餐,何可而不为。

  待到兵卒走后,王嘉胤缓缓说道,“你们都有什么想法?说一说吧。”

  “王头,五千两白银,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,多少地主家里都没有。”

  王二忙说道,他看出来高迎祥有些不想对付灶王,因此连忙抢先说道。

  陕北的地主,或者说整个北方的地主,基本上都是家中银子少,地多粮食多。

  因此五千两白银,要劫掠一个县的地主才能凑出来。

  “王头莫不是怕那灶王难对付?”王二紧接着说道,“您看这样,让我去带三千手下过去,银子放伱这儿,如何。”

  王二算盘打得很好,他带兵去了,各中操作就由他来了,虽然说银子放在王嘉胤这里,但是于情于理,王嘉胤都要分给他大头,最起码三成。

  高迎祥皱起眉头,他听出来了王二的意思,让手下送死,他们坐收白花花的银子,这和那些鱼肉乡里的百姓有何区别。

  王嘉胤没有回话,而是转头看向高迎祥。

  “我觉得,不如趁机帮助灶王,或者干脆联合灶王,”高迎祥将自己的想法说出。

  “王头您也知晓,灶王做出的事情,大败朝廷军,甚至那三边总督联合山西巡抚,四省围剿,灶王依旧得胜。”

  “有消息说,两千精骑从天降,山沟之中现神兵。”

  “两千骑兵啊,”高迎祥比出来两根手指头,他们辗转腾挪,大半个陕北,也才两百不到的骑兵。

  那灶王哪里来的两千骑兵。

  太神秘了。

  “与灶王联合,只要能推翻那大明的天下,还天下一个太平,居于灶王下又有何妨。”

  “此言差矣。”

  王二道了声,“以前我向灶王表达过联合的意思,但是那灶王傲气的很,根本不愿跟我联合。”

  “此乃雪中送炭,想必灶王也不会拒绝。”

  高迎祥和王二争论道。

  王嘉胤皱起眉头,最终的决断权利还是在他的手上,“这银子不好拿。”

  他开口以后,两人皆是闭上嘴巴,看着王嘉胤。

  “若是按照你的想法,派出三千人,拿这银子,若是朝廷输了,我们必然被灶王记恨上。”

  王嘉胤看向王二。

  “若是按照你的意思,联合灶王,若是灶王输了,朝廷也会清算我们。”

  “眼下,我们是被安置的,不算贼,作壁上观,明显是最好的选择。”

  杨鹤将他们招安,安置在了此处,每日给他们大军吃住的钱粮。

  没有必要冒着风险,去桌子上下注。

  “此事就这么办吧,明日将消息告诉那总督派来的人,这一趟浑水,我们不去趟。”

  王嘉胤做出决定。

  眼见头儿都这么说了,王二和高迎祥自然无话可说,不过高迎祥心中却是有了别样的想法。

  王嘉胤,王二,两人似乎已经忘了最初是为何而反的。

  活不下去,要带着兄弟们求活。

  不过眼下,似乎有些不一样了。

  张述圣、姬三儿那边也收到了同样的消息,不过他们的报酬并没有那么多,是银子加上粮食。

  他们并没有和灶王正面对决过,皆是道听途说的消息,不过那些钱粮的诱惑已经足够让他们下场动手了。

  两方人马一方一千一方三千,朝着延安奔赴。

  整个陕北似乎已经成了一个赌桌,该下场的下场,该下注的下注,延安和延长就是决胜的双方。

  此时的延安城内也是暗流涌动。

  因为一个城中大户的举动。

  他在门口买起了烤红薯,延安城东可谓是十里飘香,百姓们闻着味儿就过来了。

  烤红薯的香气,熟悉的人都知道,冬天气味本该传播更加慢才是,但是掩盖不住烤红薯的香味儿。

  对于饥饿的延安城普通百姓来说,这都是致命的诱惑。

  延安城的百姓将这一条街道都围的水泄不通。

  一个个勾着脑袋朝着那张地主家门前看去。

  张贺捋着胡须,他的眼睛很小,看起来一副精明阴险的样子,再配合上他此时的笑容,看起来像是一个十足的小人。

  “老爷,发了啊,发了,别的不说,这烤红薯是真香啊!”

  “也就是这延安百姓穷苦,看的人多,买得起的不多,换做别的府城,老爷您早就是这大明第一大财主了。”

  管家张友良弓着身子比着大拇指说道。

  “哈哈哈,”张贺听到这句话顿时笑的眼睛都看不到了,“这还要多亏了那人将红薯这东西卖给我。”

  前些日子,有人来找他,说有大生意做,起初他还不相信,直到他吃到那烤红薯,香甜无比,散发出的气味儿,他在前院吃,后院的小妾闻着味儿就来了,直呼老爷我也要,吃完更是满脸娇羞的道一句还想要。

  最关键的是,那人卖给他的价格极为便宜,眼下粮贵,红薯这种味美的极品口粮,竟然这么便宜,他当即就将那红薯全部买了下来。

  “这红薯,城中但凡有些银钱的百姓,闻到以后肯定欲罢不能,自己吃了倒是浪费,买的话,定然能发一笔横财。”

  那人的话犹在耳边,天下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人。

  将发财的方法告诉了他。

  东边延长是灶王爷转世,那这人在张贺看来就是财神爷转世。

  张贺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幕,他买来的红薯,一天的时间,就已经卖出去了一半,他是赚的盆满钵满。

  忽然,他注意到,人群有些骚乱起来,随后,这拥挤的人群竟然从后面开始逐渐散去。

  仔细看的话,这拥挤的人群,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开始散着的。

  这点的中间,总有那么一个人,对着周围的百姓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,说的话也大致相同。

  “这些红薯啊,地主买的忒贵了,谁卖谁冤大头。”

  “为啥呀。”

  周围的人忙问道,看热闹,八卦,是中国人,自古以来刻在骨子里面的习惯。

  眼下,他们闻着这红薯香味出奇,单单是闻着就知晓价值不菲。

  眼下竟然有人说卖得贵。

  “呵,两百文一个烤红薯,傻子才买,为啥说他贵,因为这红薯啊,都是灶王治下百姓吃腻的。”

  那人声情并茂的说着。

  “切,吹吧你就,这烤红薯闻着比肉香,那灶王的百姓能吃腻?也不见从延长出来的人个个都是大胖子啊。”

  人群之中顿时有人反驳,只不过那说的时机,着实有些巧合了,不过眼下众人心神都在这八卦上,谁也没有往这边想。

  “呵呵,不是我吹,你们知道,这红薯它也是地里面种出来的,你们可知道,这红薯,一亩地能出多少?”

  他的表情语气极为夸张,不过老百姓好的就是这一口,众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,一个个勾着脑袋盯着那人。

  “多少?”

  “十五石!”

  那人双手摊开,紧接着又滑稽的捧着脚,“我这一双手都不够用。”

  周围的百姓顿时惊了,一亩地十五石,一亩地顶得上十五亩。

  这谁信。

  “而且啊,这红薯,种下去以后,基本上不用浇水施肥,三个月多,四个月,就能收一茬。”

  “最关键的是,这红薯,叶儿也能吃,炒着吃那又是一道好菜,这么一算,一亩地能有十六石吃的,一年啊,种上一次,忙三个月,一亩地,够全家吃个一两年,这家里面要是多两亩地,嘿,就算是这样的灾年,都不缺吃的。”

  那人指着天空,摇头晃脑的说道。

  “吹牛吧你就,说的那么好听。”

  有人顿时说出了一部分百姓的心里话。

  “他说的是真的呀,”忽然,人群中又有人道,众人将目光看过去,只见那个人缓缓说道,“这段日子灶王那边可是说了,只要投奔灶王的,分粮食,分田地,这个你们都知道吧。”

  他说道。

  事实的话语引得众人一阵点头。

  “这跟那红薯有啥关系。”

  “别急啊,灶王还说了,只要投奔过去,就送一亩地的种,现在种下去,来年开春,嘿,就有一家人吃不完的红薯了。”

  那人笑着说道。

  “你俩不会是托吧,说的这么好?”

  先前那打岔唱反调的人又是不等周围百姓反应,就出言反驳道,这又是让一部分老百姓的思路跟着走了。

  “呵呵,谁是托谁生儿子没屁眼,不给你们说了,我要赶紧出城去了,万一日后官老爷们发现出城的人多了,不让出城了,你们可傻眼喽,你们在这等着饿死,我呀,已经种下去绿油油的红薯苗,来年三四月就吃上香喷喷的烤红薯咯。”

  说着,那人转头就朝着人群外面走去,远处飘来的红薯香味也不能让其留恋分毫。

  打岔那人面色一变,随后看向四周,众人皆是将目光看向他,“啧啧,看吧,被揭穿了,不敢留在这了,那个,我家里有点事儿,我奶奶要生了,我先回家了。”

  说着,他连忙拨开人群朝着外面走去,“红薯红薯啊。”

  隐约间有人听到他嘴里念叨着。

  这样子引得众人一阵大笑,不过笑着笑着却发现周围的人越来越少了。

  街道上烤红薯的香味儿依旧,甚至是越发浓烈,但是却没有人潮朝着这边涌了。

  一些朝着这边来的人,见到众人掉头,一番询问以后也是得知了这令人有些难以置信,却又不敢不信的事情,灶王发粮食,分田地,现在又开始分这香喷喷的红薯种子。

  一亩地下去竟然能产出来十五石头,傻子才吃这地主家里面两百文一个的红薯。

  传到后面,就变成了,地主进货时候一个红薯两文,卖出去两百文,为什么那么便宜,灶王那边买的,延川延长,那红薯地,一亩地三十石,多的跟土一样贱,遍地都是,搁到延川延长,红薯掉地上都没有人捡。

  现在去还能捞着一亩地的红薯种,去晚了,就被总督老爷,拉去对付灶王了,战死了才给一石的粮,嘿,灶王爷可是给一亩地的红薯,四个月就能长出来三十石的红薯,这笔买卖,傻子都会做。

  张贺看着逐渐空无一人的街道,顿时满脸愕然,最关键的是,还有他妈拿着红薯回来说要退货的,看着那吃了一半的烤红薯,张贺顿时一阵臭骂,吃都吃了,还想要退,那人竟然说他坑人,要告官。

  张贺也是不惯着,道了句‘愿意告就去告去。’随后就差家丁将那人赶走了。

  而这段时间,延安城的百姓,纷纷往外面跑,延安城的人口大量的流失,城门看守的兵丁十分纳闷,这些百姓是怎么了,他们也没有往其他方面想,只觉得是因为官老爷不放粥了,百姓都变成了流民,因此他们也没有将这事儿上报,毕竟城中百姓变成流民,官老爷听着也糟心,当官的都不管,他们这些看门的管这个干什么,若是上报以后被一顿毒打,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。

  没过几天,延安城内的百姓都跑了两成,这个数字,还在继续提升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sjxs.cc。玩手机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wsjx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